我的育人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素描 -- 我的育人故事 -- 正文

我的育人故事 | 罗冠男:我的育人故事

发布日期:2022-12-05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校于2022年7月至8月开展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通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位、二等奖3位、三等奖6位、优秀奖11位。

为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党委教师工作部开设线上专栏,将定期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讲述我的育人故事进行展播,弘扬法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教书育人的崇高追求。

个人简介

罗冠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Tor Vergata)法学院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比较法。有专著和译著多部,参编多部编著和高校教材。先后在《政法论坛》、《行政法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和权威媒体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多项智库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担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

11F91

我的育人故事

我是法律史学研究院的罗冠男,是法大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如果说有什么值得我讲述的话,那么就是我在教学中更加倾向于和同学们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打破单向输出的传统教学方式,尽量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同学积极思考,积极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态度,真正现实“教学相长”。另外,在中国法律史的本科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方面,吸收了“大思政”的思想,积极实践了课程思政。

在本科生教学方面,坚守疫情防控期间岗位,在抗疫中成长

一周一次的中国法律史课堂,是我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是我非常开心的时刻。春季学期每去一次昌平校区,都会有新的发现,玉兰花开了,草地绿了。但是上个学期的疫情突然中断了线下教学。每一次线上授课都是一次挑战,为了避免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我会事先调制、录制,通过录播与直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网络授课的心理距离更远,因此更需要抓住学生关注的兴趣点,积极互动,拉近心理距离,想方设法让学生更快更有效率地理解知识点,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培养,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我积极地丰富教学形式,在去年上映了多部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中,我选择了《觉醒年代》这部影片对同学们加强思想熏陶。这部剧的内容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去进行对比,对比一百年前的历史和当前的社会现状。去比较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和现在的中国青年,他们关于信仰、关于追求、关于对世界和国家的认识的相同和不同等,为当年的觉醒和奋斗而感动。一方面包含了中国法律史教学中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E781

在硕士生指导方面,研读经典作品,提高政治觉悟和专业能力

法学的学习离不开经典作品的研读。我在研究生培养中尤其注重这一点。我和硕士生同学们会定期组织读书会,确定书目,由大家轮流主持研讨。另外我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入了学生的必读书。不仅能够为法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外,我着重引导学生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发展成果相结合。疫情期间正是提升自我、静心阅读的的绝佳时期,我和学生们通过线上的互动,反而增加了相互的读书心得交流。

身为硕士生导师,我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更会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时常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学生现阶段的烦恼。疫情防控期间虽然不能进行线下互动,我积极为学生创设线上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平台,与学生一同探讨、一同研究,为隔离的同学送去生活用品和书籍,积极纾解他们的心理危机,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就业上的各种困难,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4164

在教学全过程中,让思考成为习惯,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由于我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所以特别关注课程思政问题。课程思政是思政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延伸和扩展,旨在激发各类型课程的教师履行思政责任,赋予“大思政”的内涵。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要求自己持续反思:一是要充分地了解和思考同学的知识基础、思想水平、身心特点、接受能力;二要思考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与同学的以上特点相适应;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思考教学内容是否以教科书为基础,以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百年抗争史、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史为历史底蕴,是否不断拓展教学平台,从一元课堂教学走向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注重适应全媒体时代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热潮,以适应新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将来,我会积极地总结以往教学的有益经验,继续思考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在中国法制史的课堂上为同学们树立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关心同学,把握思维导向;积极将“思政”与“大课堂”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当代各种新型教学资源,为立德树人贡献我一份微薄的力量。


编辑/栾涛(实习)

关闭

师德投诉监督平台  |  📧邮箱: fadajsgzb@cupl.edu.cn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