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素描 -- 正文

70年·政法往事|陈向荣与外国语学院:教书育人的一生

发布日期:2022-08-29   点击量:


11EE2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的年轮在不停歇地走过,玉兰花一年年又吹红新的花蕊。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法大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不平凡历程。70年沧桑变化,70载岁月征程,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先贤前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老教授、老前辈,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小小校园中“光阴的故事”,并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精神薪火接续相传。他们,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了“政法往事”(第二辑)专栏活动,面向师生校友广泛征集志愿者,联络访谈离退休老前辈,以口述或对谈的方式,共同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往事。最终通过广泛征集和集中约稿,精心选取了35篇文章打造该专栏。这些文章,就像悠然的小夜曲,轻柔地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从时光隧道中穿梭而来,每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而它们,也终将变成所有法大人最为珍贵的共同记忆,并给予我们继续书写法大光辉篇章的温暖力量。

个人简介

被访者:陈向荣,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入职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2005年退休后被学院返聘,任外国语学院“教学督导员”,后又任中国政法大学“教学督导员”。曾先后被评为我校“最受本科生欢迎老师”、“优秀教师”、“特优教师”以及“全国十大优秀教师”。曾兼任《中国日报》、《21世纪报》外聘顾问、北京燕京专科文化学校(致公党创办)校长。

作者:张磊,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2000年—2004年曾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前言

在法大外国语学院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位老师留下了他不可磨灭的印迹,他就是陈向荣老师。陈老师自1994年初来法大,1995年开始教书,在外院教学一线一奋斗便是近三十年,获得无数教学奖项。2005年退休后,心系学生的他选择返聘,继续在法大发光发热。

10A71

图左:陈向荣教授  右:张磊教授

“上课是我的信仰”

从1995年开始教学工作以来,陈向荣教了二十多年书,从未落过一节课,从未请过一次假。在他看来,教书就是他的本职工作。由于加入了致公党,陈向荣经常收到出国开会的邀请,但他从未因此停课。二十多年来,即使身体不适或是家中有变故,陈向荣也从未曾请假,始终把“别的事可以耽误,学生的课不能耽误”挂在嘴边。“记得有一次我骨折了,拄着拐杖去上课。幸好那天的课在一楼,如果在四楼可能就很麻烦了。”

在一些“疯狂”的学期,陈向荣每周授课学时竟长达28节。每星期有整两天,除了午饭和晚饭时间,从早上8:00一直上课到晚上9:30。这之后的一个学期上报课程时,陈向荣甚至准备再多加两节课,变成30节课,结果被人善意地“举报”给时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立教授。李院长立即给陈向荣打电话,语气中带着心疼,也带着嗔怪:“你干嘛,不要命啦! 少上一点!”在李院长的“强力”建议下,陈向荣才“无奈”地减掉了六节课,变为每周上22节课。这样的工作量,对于许多青年教师来说都是十分吃力的,而陈向荣一坚持就是几十年。这样的教书匠精神怎能不让所有后辈敬仰?

退休返聘后,陈向荣共开设有包含电影课、正音课、演讲课等在内的四门课。每一门课都饱含他的心血,也都是外国语学院的精品课,受到外国语学院乃至全校学生的欢迎。

其中,正音课是陈向荣一手抓起来的课程。提起办这门课的初衷,他说道,“起初我发现,考上法大外院的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还有少部分汉族学生,口语基础比较差,跟不上正常上课进度。知道这个情况以后,我就给这些学生单独开了正音课(不在教学计划之内),每个礼拜在厚德楼加开一节,从发音开始,给他们讲解一些基本的语法和阅读知识。后来,学生们给教务处写信,希望这门课能成为正式的课程。经过学院和教务处同意,便有了这门课。”起初,正音课第一学期只开一个班,结果人数爆满。于是接下来的学期又开到两个班、三个班,再到后来有40多个学生。由于选课人数实在太多,最后陈向荣只能每个礼拜晚上九点以后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到办公室,一个一个给他们正音。在陈向荣看来,“正音课其实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口语基础没打牢,他们的发音错误就会一直存在。只有音发准了,英语才能讲好。如果学生过不了发音这一关,他们在学英语的路上,很难自信起来。”在教学的路上,陈向荣老师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只要学生想学,他便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除了学校的课程外,陈向荣还坚持在校外给小孩子们做英语教学。当年,学院曾想任命陈向荣做副主任,而他为了能有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们上课,拒绝了学院的邀请。他不在乎职务的高低,只想把自己的课程教好。今天在中国政法大学人人皆知的“课比天大”那时便是他的信仰。“我很喜欢小孩子,以前我们院好多老师的小孩都是我教的,我自己也登报招了一批孩子,从三岁一直教到他们考大学。给他们上课的教材也都是我自己编的,一共七册,讲音标、讲语法、讲阅读,贴近生活语境,因此能符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谈及给孩子们上课的情形,陈向荣总是忍不住绽放出温暖的笑容。

19FF4

陈向荣展示其当年精心编写的英语教材

“最难忘的就是我的学生”

自95年在法大教书以来,陈向荣记忆最深的就是一批一批学生。他与无数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提起他的学生们,陈向荣满脸都是自豪。

陈向荣曾帮助过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让他印象尤其深刻,因为这个学生是陈向荣主动去找他。“在法大图书馆东侧有一排橱窗,橱窗里经常介绍学校的活动以及学生的优秀事迹。就这样,我发现了小Q。他家里比较贫穷,上学都是靠自己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于是我就主动联系到他。”陈向荣当时除在法大教书外,同时也担任民主党派致公党北京燕京专科文化学校的校长,负责教华侨的孩子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每年法大学生要实习时,他都会帮忙介绍到该校做接待人员。实习期间,学生们不光是能接待外国来的孩子,通过这一机会练习英语,每天还能获得100元的报酬。在了解到小Q的实际情况后,陈向荣主动将小Q推荐到这所学校实习,通过勤工俭学获得了足够的生活费。后来小Q送给陈向荣一个会唱歌的天使玩偶,直到现在都保存在他家中。

陈向荣还提及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学生小Y。在她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有一回她第二天要去面试,所以住到研究生院这边。那天晚上,陈向荣老师给她送去一件粉红色的羊毛衫,要她打扮得漂亮一点,后来她也顺利地考上了文联。

陈向荣还曾担任《21世纪英语报》作文比赛的评委。“那时报纸每月都会出一个作文题目,欢迎大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报社工作人员先把不好的稿子筛除,剩下的由我来评奖。有一次我看到一名法大学生的投稿,而且写得确实非常不错,于是我就给了他一等奖。”后来,这个学生受到鼓励以后,就继续英文写作,并且给多家报社投稿。毕业后第二年春节,他给陈向荣老师打电话说,他在加拿大留学,后来又去了香港。留学回国后,他特意回北京看望陈向荣。这时,陈向荣才知道,他以前原来是一个体育生,英文也不太好,就是因为陈向荣那次英语比赛的鼓励才使得他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F334

陈向荣收藏的学生所寄贺卡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陈向荣将他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法大的学生们,在法大的二十多年无数学生在他的鼓励下取得了进步,收获了成长。而对于外院的发展,陈向荣也同样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他相信外院会越办越好,他永远是外院、法大的一分子。

后记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经历了七十六年的风风雨雨,陈教授仍然纯粹如初。为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了心中“比天大”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让人敬佩,让人感叹。世人多知张桂梅,却不尽知法大外院有个陈老,有个Chris Chen。

厚德楼104教室的每一个机位,永远都回荡着陈教授如洪钟般的声音,永远闪耀着他伟大的光辉。他的悉心照顾和耐心教导令每一位学生都受益终身。他所坚持的教书育人、不求回报、“课比天大”的情怀和精神,永远值得众多的后辈学习和传承。


编辑/栾涛(实习)

关闭

师德投诉监督平台  |  📧邮箱: fadajsgzb@cupl.edu.cn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