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的年轮在不停歇地走过,玉兰花一年年又吹红新的花蕊。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法大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不平凡历程。70年沧桑变化,70载岁月征程,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先贤前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老教授、老前辈,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小小校园中“光阴的故事”,并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精神薪火接续相传。他们,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了“政法往事”(第二辑)专栏活动,面向师生校友广泛征集志愿者,联络访谈离退休老前辈,以口述或对谈的方式,共同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往事。最终通过广泛征集和集中约稿,精心选取了35篇文章打造该专栏。这些文章,就像悠然的小夜曲,轻柔地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从时光隧道中穿梭而来,每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而它们,也终将变成所有法大人最为珍贵的共同记忆,并给予我们继续书写法大光辉篇章的温暖力量。
个人简介
被访者:张建荣,中国政法大学教授。1984年6月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曾先后在法律系办公室、国经系办公室、法社会学和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犯罪学研究所等部门工作。1996年后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讲授“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法学原理”“犯罪学”“被害人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少年越轨法律诊所” 等课程。曾荣获全国法律专业硕士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中国政法大学教学贡献突出的教师等称号。2016年退休后至今,在中国 政法大学任返聘教授,并在北京警察学院任客座教授。
作者:贾娜琳捷,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
前言
张建荣老师凭借着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讲课风格,成为法大最受学生们喜爱的老师之一。自从他1984年来到法大后,就一直有着从事教学工作的志向,在面临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不便利、口音不适合教学工作的多重困难下,仍一边从事行政工作,一边自费学习普通话,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刑法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如愿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和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至今日,张建荣在法大工作已近四十年,其博学的知识和亲切的口音早已成为同学们心中不能替代的美好记忆。
初入法大:苦中作乐岁月
1984年6月,张建荣作为从西南政法大学选派的10名毕业生之一,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那时昌平新校尚处在筹建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不甚完备,校外交通也不太方便,仅有的一号公寓楼仅盖了两层,除此之外全是一片庄稼地,没有商店、没有超市,更没有公交站点,一切都还是建设中的样子。因而,那时昌平新校尚未正式招生,这也导致所有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挤在老校,即现在的研究生院里学习、生活与活动,相当拥挤。能见到的稍像样的一幢楼房,就是现在的教学楼,连操场都没有,开全校运动会时只能租赁老校马路北边的首都体育学院运动场。所以当时不论是同学们还是老师们,都是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我还记得当时从西南政法大学托运来的行李,是存放在学校临时租用的在大钟寺的一家简易旅馆中,开学前才被统一拉到了昌平西环路的一幢教工集体宿舍楼内。”
工作初期,张建荣在海淀校区工作,却居住在昌平西环里教工集体宿舍,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于海淀和昌平之间。当时的物质条件并不丰富,能改善生活的家电还很少,后来为了方便,免于奔波往返,他临时住到海淀校区老一号楼二楼存放清洁工具的小房间内,总共不到3平方米。后来这个小房间被拆除,张建荣仍每天起早贪黑地奔波于海淀与昌平之间。条件虽艰苦,但对工作的坚持和热爱一直支撑着他。“那时班车内夏天没有空调,热得难受;冬天没有暖气,冻得直哆嗦;中午也没有一个可以休息的房间,只能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稍趴一会,闭目养神。”
从那时起,直至今日,一晃就是近四十年的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在法大已经有了设施齐全的教学楼,老师们也有了休息室,昌平校区与海淀校区往来的直达班车方便了教学工作,生活条件也改善了许多,师生们都拥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四十多年的工作时光,张建荣从未因为条件艰苦而离开法大,始终是法大一名忠实的教工,直至退休,又连续返聘至今。
2013年6月6日,张建荣正在为本科生授课
不忘初心:从事教学事业
张建荣在工作初期,并未能从事一直希望的教学工作。“一开始的职业发展与我的规划其实是不一致的。我在西南政法大学读本科时,其实成绩还算名列前茅,表现也不错,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向往从事教学工作,因为我很享受与年轻人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也希望能为中国的法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然而事与愿违,张建荣最初进入法大时被安排到法律系担任辅导员,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工作,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口音重、普通话不标准是影响我从事教学工作的致命硬伤,但这十多年来我从未因此放弃从事教学工作的信念,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为了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张建荣一边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积极努力做出改变。他找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系的女教师吴郁教授,自费向她专门学习普通话,从声母、韵母等基本功入手,学习发音规则。随后以迂为直,一鼓作气考上了北京大学刑法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经曹子丹教授的介绍推荐,进入了法大法社会学和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从事专职科研工作,之后又转入了刑事司法学院,边科研边教学,直至最终于犯罪学研究所,开启了以教学工作为主、以科学研究为辅的新征程。在其后的教学生涯中,因教学贡献突出、深受学生欢迎、科研成果丰硕等成绩,正式评上正教授的职称。退休后多年来,张建荣既在法大当返聘教授,又在北京警察学院当客座教授,同时讲授五六门专业课程,直至今日。
谈及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张建荣提到,“教学是每个老师的本职工作,看到课堂上学生们求知欲旺盛的样子,我不想辜负他们汲取知识的热情,也体会到了与学生们一同学习新知识、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的快乐。”为提升教学效果,张建荣会在周末和假期不断完备课件,力图让学生们学习到有惊喜的新知识;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会用细腻而新颖的方式为学生们解读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深刻记忆相关内容;还会将生活中的实例融入枯燥的法学理论,以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和参与感,更直接地体会到法学学科的魅力。在张建荣看来,“对于老师而言,活到老学到老也是很重要的,必须要通过科研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为学生们带来最前沿的信息。”而谈及自己的乡音,他说,“有些学生反馈听不懂时,我会通过板书和PPT进行更加深入地解释。另外有些学生认为这种充满乡音的普通话别具特色,反而会主动与我交流,这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惊喜。”
行胜于言:投身援藏支教
回忆过去在法大最深刻、最难忘的往事,张建荣想起了自己带病支援西藏的经历。2011—2012年期间,张建荣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投身援藏支教工作。“当时我虽已年过半百,并患有轻度心脏病,但仍然积极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校领导和人事处领导收到我的报名申请后,对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等都逐一细加过问,并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最终批准了我的援藏支教申请。”
为适应高原气候,张建荣提前开展了很多针对性的身体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一开始确实会担心自己能否适应高原气候,因为很多人援藏时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但是援藏工作是我的一个情怀。尽管高寒缺氧、道路艰险的恶劣自然环境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西藏。”他感慨道,“这一整年下来,我瘦了20多斤,但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援藏工作。我觉得这次经历既是对我人生的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在不同的平台和岗位上得到历练。这次援藏经历也成为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也接收到了很多来自法大的关怀,我真的很感激。”
张建荣在法大工作近四十年,法大已经成为让他倍感温暖的家。在他看来,法大一直是一个“宽松友善、各尽所能、平等和谐”的大家庭,张建荣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倍感荣幸与自豪,同时也衷心祝愿这个大家庭及其所有成员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再创辉煌,把法大真正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流大学、知名大学!
后记
恰逢中国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的特殊年份,有幸采访了张建荣老师,在今天近两小时的访谈过程中,我深感张建荣老师对法学教育的热爱,对学校工作充满着极高的热情。
通过这次交谈能感受到张建荣老师作为一名退休后的返聘老师,在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故事时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也通过这次机会,我与张建荣老师一同重温了法大70年的沧桑变化与艰苦奋斗的历程,回想法大70年的岁月征程,揭示法大70年的人文底蕴,从而共同为法大70周年校庆献礼,这显得特别有意义、有必要、有价值。张建荣老师一直为我们法大师生继续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争创全国一流大学的热情、信心和拼搏精神感到自豪。
编辑/栾涛(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