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的年轮在不停歇地走过,玉兰花一年年又吹红新的花蕊。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法大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不平凡历程。70年沧桑变化,70载岁月征程,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先贤前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老教授、老前辈,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小小校园中“光阴的故事”,并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精神薪火接续相传。他们,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了“政法往事”(第二辑)专栏活动,面向师生校友广泛征集志愿者,联络访谈离退休老前辈,以口述或对谈的方式,共同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往事。最终通过广泛征集和集中约稿,精心选取了35篇文章打造该专栏。这些文章,就像悠然的小夜曲,轻柔地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从时光隧道中穿梭而来,每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而它们,也终将变成所有法大人最为珍贵的共同记忆,并给予我们继续书写法大光辉篇章的温暖力量。
个人简介
被访者: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督导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学习。2003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调至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后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教授。2015年退休后担任教学督导员,在校期间多次当选学校“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
作者:宋超,现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
前言
很多人初识方尔加,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方尔加教授的课堂,是十几届法大学子的共同记忆,当年在方老师的课堂中得到的启迪、悟到的道理,至今仍为很多法大毕业生所津津乐道。2003年,方尔加作为引进人才,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调至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任教,2005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创院元老之一,曾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负责人以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年退休后,方尔加接受学校的邀请,承担了教学督导员的工作。直至今日,已通过不同途径为法大的教育教学事业倾心付出了18年。
法大印象:法大的天是明朗的天
谈起初入法大的感受,方尔加回忆道:“到法大工作后,我感觉风清气正,所到之处都是灿烂的阳光!”与方尔加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为人低调谦和、风趣幽默,时常能将复杂的事情赋予精妙得当的比喻。方老师很认可法大实事求是、尊重公理的校风,“法大是一个好的平台,大家能够良性互动,有公心,讲原则,守规矩;在学术讨论上,政法大学是包容又开明的沃土,能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教师之间互相搭建平台,互当垫脚石,相互激发优点,相互弥补缺点。”
方尔加授课水平极高,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时,就连年当选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中国政法大学后,又是连续几年获评“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初入法大,很多师生慕名前来听他讲课,向他请教学习,这种勤奋向学的氛围,令他十分感动。
2005年,方尔加教授为本科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尔加认为法大上下一盘棋、守规矩、讲原则、互帮互助,是个认可个人能力的地方。一所学校的风气、氛围,就是“集体的潜意识”,无需明说便能从众人的眼神、表情、神态,感受到“集体的潜意识”所形成的“文化场”。这种集体的共同默契会形成裹带个人的文化漩涡,也是儒家所讲的正风正气,移风易俗,时间久了就改造了个人。
育人有方:授之以渔,润物无声
“我刚在学校办完退休手续,人还没回到家,聘请我做教学督导员的电话就到了。”从退休那天起,方尔加就担起了学校教学督导员的重任。法大的教学督导员,须是各学科德高望重、有责任心、有学术影响力的退休教授,负责监督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已连任三届教学督导员的方尔加,每周都会到昌平校区听课,单是本科课程,就已经听评了两千余门次,听课反馈表摞起来已经有五岁小孩的高度。方尔加很认可法大年轻教师的学术水平,督导听课过程中,也时常与年轻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授之以渔,帮助老师们提升教学技艺。“法大的校风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公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当督导的这些年,批评过不少老师,但没有一个老师找我胡搅蛮缠。一些我提过意见的老师,后面我再听他们的课时,发现他们确实吸纳了我的意见。闻过则改,这跟学校风气有关,老师们都很正能量。”
对于学生,方尔加多年如一日,在课堂讲授与课后互动中,积极耐心地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进行哲学思辨,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思想引领。
治学之道:从“硬知识”到“软知识”
方尔加的国学造诣很深,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方尔加看来,不论是读书治学还是为师教课,都不光需要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最关键的是结合实际。而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则亟需丰富的人生阅历作支撑,这也正是当下很多青年教师所欠缺的。“我听过一些老师讲国学,讲得比较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少阅历。就像钉钉子,老师傅不会直接下锤,他会先比划一下,如果没有相关的实践你就理解不了这个动作,会觉得这一下很多余。像我在农村当过木匠,我才知道老师傅比划这一下太有道理了。所以孔子有句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亲去世之后儿子当家,三年不要改变父亲的做法,之前你可能看不惯父亲的一些做法,那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先按照父亲的方式做,做的过程中你才会知道,父亲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方尔加年轻时在农村当过生产队长、在工厂当过车间主任,见证改革开放四十余年,这些阅历对他在课堂讲授中结合实际非常有帮助。他坦言,“无论是讲国学也好,还是其他任何学科也好,最关键的是一定要结合实际,好多人认为‘越听不懂越高深,越听不懂越好’,一些老师也觉得讲得越悬越好,这是不行的。就像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凡是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的,说明你没真懂。”
在方尔加看来,知识分为“硬知识”和“软知识”,“硬知识”就是理论知识,能够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软知识”则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才能体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硬知识”能考试“软知识”没法考试,需要长期的体验,却说不出来,只能靠悟。方尔加始终主张,新教师要到实践当中去,就是希望年轻教师能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硬知识”去实践中碰撞,悟出一些课堂学不到的“软知识”,只有“软知识”才是被消化了的、更有营养的知识。具备了足够的“软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免于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对于教师的科研和教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殷殷期待:给青年教师和法大学子的建议
作为教学督导员,方尔加非常了解法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他注意到一些中青年教师的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不足,人文综合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文社科类的教师,一定得看新闻、听广播,对现实的关注度不够,又怎么能扎根中国大地,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呢?”方尔加期待,法大青年教师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思想水平进一步提高,讲课方式更加生动活泼,课堂讲授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他希望青年教师能到实践中去打磨,去工厂、去贫困地区、去社区、去基层了解情况。“只有脑子里存了东西,老师们才能讲得出来,课堂讲授也才更有精气神。”这种源于实践的精气神能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振,对学生的影响力不亚于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而教师人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则是学校教学质量乃至办学水平提升的关键。
对于法大学子,方尔加期待他们以学习为第一要务,珍惜韶华,静心读书,追求真理,甘于寂寞,以发现真理为乐,以掌握真理为荣。希望年轻的学子在刻苦、勤奋的同时,还能有一颗执着、报国的心。不论何时,都能心怀祖国,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这也是一位老教授对法大未来的殷切期待。
后记
第一次收看方尔加老师在《百家讲坛》的讲座时,我还是一名高中生。2018年9月,我开始负责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秘书处的工作,也有幸结识了已经连任两届本科教学督导员的方尔加老师。方老师为人低调谦和,讲话诙谐幽默,既有知名学者风范,又十分平易近人。这几年间,每当在昌平校园的班车站看到手拎大公文包安静候车的方老师,都有万千感动涌上心头,为老教授对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也为这份公心和乐于奉献的情怀。
在今天两个小时的访谈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方老师对法大精神、法大文化的高度认同,也体会到了一位老教授对法大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作为社会认可度极高的名师,方老师一直紧扣自身经验,将教书和育人的道理娓娓道来。方老师相信,育人之功成不在朝夕之间,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要化于无形,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呼吁教师讲课时要结合实际,要到实践中去磨练品格、增长见识,要获取足够的“软知识”,而不仅仅是拿课本上学来的“硬知识”灌输给学生。方老师期待,未来法大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够再提高,培养出更多有思想、有见地的法学家和人文学家。
编辑/栾涛(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