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素描 -- 正文

70年·政法往事|鄢一美:倾注一生带你领略中俄民法之美

发布日期:2022-10-31   点击量:


13988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的年轮在不停歇地走过,玉兰花一年年又吹红新的花蕊。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法大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不平凡历程。70年沧桑变化,70载岁月征程,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先贤前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老教授、老前辈,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小小校园中“光阴的故事”,并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精神薪火接续相传。他们,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了“政法往事”(第二辑)专栏活动,面向师生校友广泛征集志愿者,联络访谈离退休老前辈,以口述或对谈的方式,共同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往事。最终通过广泛征集和集中约稿,精心选取了35篇文章打造该专栏。这些文章,就像悠然的小夜曲,轻柔地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从时光隧道中穿梭而来,每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而它们,也终将变成所有法大人最为珍贵的共同记忆,并给予我们继续书写法大光辉篇章的温暖力量。

个人简介

被访者:鄢一美,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79年考入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1983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民法教研室任教,曾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习和交流,其对俄罗斯民法典的系统研究填补了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多次获评学校优秀教学奖、教学特别奖、法律硕士学院“十大最受欢迎教师”,2016年8月退休。

作者:陆叶,现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人事处师资科。

前言

对鄢一美老师的了解,是从学生写给她的一封感谢信开始的。我清晨六点醒来后拿起翻看,看完后瞬间红了眼眶。学生称呼她为“一美姐姐”,“是一位大神级别的民法老师。在法大,你可以不懂法,但不能不知道一美姐姐。一美姐姐的‘民法总则’课,是六点零二分就贴满占座条的疯狂,是小板凳填满阶梯教室的拥挤。”学生当中流传着“爱你就帮你占一美姐姐民总课座位”的誓言。“她的课程有着让人即使在小板凳上坐到腰酸也不愿意离开的力量。”

这是对一位在法大从教三十余年教师的最大褒奖吧。带着对她的无限崇敬,我走近了她,一位有着清爽利落短发、温文儒雅的老师。当提到在课堂上学生们的眼神都齐刷刷地看向自己时,她说,“我太享受上课这个过程了”。她如弯月的眼睛与空气中弥漫着的幸福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

传承之美:“他们说我的上课风格像小李慧君”

1979年9月,鄢一美作为北京钢厂的一名天车工考入北京政法学院的法律系求学,成为复办后的北京政法学院的首届本科生之一,也是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后的首届毕业生之一。79级同学的“勤奋好学”与“取得的瞩目成就”,被称为“北政一期”现象。她回想求学时光,耳畔回响的仍是小月河旁的琅琅读书声,“我们都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大学的机会,求知欲特别强,学习热情也特别高。那时学校食堂简陋,学生都是端着饭盆站着吃饭,也没有凳子。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费安玲教授与她是79级3班的同班同学,“她当时是副班长,我是团支部书记。她很有思想深度,给我们年龄小一些的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都把她当成大姐姐,有什么高兴、不高兴的事都愿意跟她聊一聊。”

1983年9月,鄢一美大学毕业后留校并在中国政法大学民法教研室任教。四年后昌平新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她对任教初期往返两校区教学的往事记忆犹新。“那时的班车每天有两到三趟,车子破旧,路上颠颠簸簸、尘土飞扬。因为家离校较远,为了不耽搁第二天上午的课程,我们需要提前一天赶到昌平校区宿舍。傍晚,年轻老师们会在一起探讨如何上好新开的课程,其乐融融。而到了晚上,我要回到黑咕隆咚、寥寥无人的教师宿舍,当时年轻难免会有些害怕。我记忆犹新的是,教研室的姚新华老师,每次都送我到宿舍,并用手电筒把屋里上上下下,连床底下甚至柜门都打开照过一遍,检查屋里有没有藏匿坏人,确认安全并叮嘱我锁好门后才离开,如此帮我检查了整整一学期。” 后来随着班车频次的逐步增加,鄢一美可以乘坐晨间班车去昌平校区上课,“我那会时不时就会梦到由于堵车没赶上班车。前一天晚上睡着后也会时常起床看表,一看是凌晨三点,再一看是凌晨四点,生怕自己晚起错过了班车。”实际上在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没有迟到过一次,她以敬业的教师样态,三十余年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17514

2007年,鄢一美教授和同事们讨论教学改革

谈及法大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鄢一美说,“每所大学,都有几位指引你、改变你的老师”,她心怀感恩地提到了张佩霖老师和李慧君老师。两位老师平日都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淡泊名利,默默付出。他们的民法课程,场场学生爆满,特别受学生欢迎”。在她初进教研室任教时,张佩霖老师任教研室主任。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张老师来到她家中家访了两三次。鄢一美回忆道,“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张老师头戴一顶呼扇呼扇的大棉帽,手戴棉手套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我家。他的耳朵不太好,还戴着助听器。他不仅与我聊,还与我的父母聊。张佩霖老师嘱咐我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用一生去体会为师的价值’,他的话对我影响至深。他的每一次到来,都会让我心头一暖。”

教研室的李慧君老师则率先垂范,给鄢一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回忆道:“李慧君老师是我在本科读书时就非常喜欢的民法老师,我留校任教后,与李慧君老师同在民法教研室。李老师每次上课前,都要提前一小时赶到教研室,将讲稿放在桌上,默默地伏案备课。当时我总想,李慧君老师教学经验如此丰富,上课生动娴熟、逻辑清晰,可她还是如此精益求精。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严谨治学的作风、学无止境的学风与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对我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后来我的同事们都说,我的上课风格与李慧君老师特别像,一脉相承。”

前辈们在喧嚣之中坚守本真,以崇高的师德之光诠释着身为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言传身教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这也激励着鄢一美至信至诚地为法学教育全心倾注自己的心力。即使从教多年后,她每次上课前还是不停地查阅资料、修改课件,她的先生曾打趣道“怎么上了一辈子课了,还在备课?”她说“给学生一瓢水,自己需要有几桶水的储备。”有时早晨新发生的新闻和事件,她会即刻放进上午的课程中去讲。她回忆道,“有时为了一堂课,需要备课一个月。上法律课要讲前沿的理论,讲立法新动向,讲理论的争议点和难点,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去讲,这就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去备课。”从教三十余年,她从未使用过重复的课件。

她竭心尽力的付出令课堂充满了激情与灵动,获得了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费安玲教授回忆道,“鄢老师的授课风格十分突出,她的课程内容详实有趣,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无论是在最初的民法教研室时期、之后的民商法教研室时期,还是现今的民法研究所时期她的课程都是所里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而学生们也会通过发自内心的感谢回馈她诚挚的爱与付出。一位来自新疆的学生,等鄢老师下课后追上她,塞给她一包家乡的大枣,“老师,请不要问我的名字,也不要多想,我就是看您太辛苦,想让您尝尝我家乡最大的枣。”冰雪严寒的冬日,学生也会关切地询问,“老师,您为什么总不戴手套?”当她简单地回答“我没有这个习惯”之后,第二天在她的讲台前已放好了一双毛茸茸的手套。婚姻法学家巫昌祯老师曾对学生说过一句话,“你们拥有一个世界,而我却拥有你们”,这是一种身为教师在精神上的幸福,鄢一美也深有同感。

魅力课堂:“一美姐姐的课一节也舍不得翘”

鄢一美说:“有一次上课,我乍一看到一位学生时,有些心慌意乱,她怎么刚上完前三小时的课程,又跑到我下堂课的教室来了?”不过鄢老师转而又说道,“其实这种感受很好,是学生在不断提升我。”一位同学回忆,“我其实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但她的课我节节都去上,一节课都没有落过,因为舍不得。这是我学得最好的科目,也许分数没有特别高,但它是我学得最明白,也是最感兴趣的科目。”

鄢一美用她的教学艺术引燃了学生求知的热情,滋润了学生的成长。而这背后,是她为了成为民法学教学“全才”而倾注的近三十年的时光。她回忆道,“当时我们民法教研室主任张俊浩老师和我在莫斯科大学的导师都与我说,一个合格的老师,一个真正的研究者,应该把所学的专业全部融会贯通。民法学老师应该通讲民法,而不是只讲其中一个部分。在讲述总论时,能用分论中的各种案例来诠释特别抽象的理论。就是要把抽象的民法讲‘活’。在民法总论之外,物权法、债权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继承法等课程,我都从头到尾讲了很多遍。而为了实现全部民法课程的贯通,我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至今为止,仍需完善。”

15887

2016年,鄢一美教授退休前在课间为学生签名

师爱无痕,润物无声。鄢一美在授课时从来都是站着授课,即使不间断讲授五小时,也是全程站立。学生问起缘由,她说,“站着讲课,才会有激情,也才能与同学互相交流。”她上课时神采飞扬、妙趣横生,下课铃声响起,学生时常会给她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课间或课后她都会耐心答疑,直至学生没有问题了她才会离开。

为了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她请儿子帮她建立起“问了么”个人教学网站,每晚她都会进入网站给学生逐一答疑。她解释说,“上完课当天就能为学生解答困惑,特别及时,哪怕他们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也会思考下一堂课应该怎样去讲这个问题。讲课除了要讲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还要根据实践的需要,讲学生想听、能在实践中运用的内容。大学上课的基本特点是,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见到老师,有了自己的个人教学网站,就会与学生离得特别近。”她三十年如一日潜心教学,以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筑起了学生们的梦想。

播种希望:“三十年时光中最难忘的课堂”

鄢一美从教三十余年,无数个课堂中,令她最难忘的是在贵州平山小学和妥那益小学给山区孩子们上的法律课。她说,“‘法泽天下、经世济民’是法大人共同的情怀。育人不仅体现在校园课堂中,更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在法律课上,她告诉孩子们,“法律就是告诉你们什么是对与错。”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不能以对错简单分辨,比如出生,比如机遇,比如梦想。她跟随中国扶贫基金会探访时,沿着孩子们每日上学的道路爬山爬坡,体会到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孩子们每日风雨无阻坚持上课的不易。探访前,她和先生在北京买了100个LED节能灯带到山区,分别送给两个小学,但后来才发现这些灯泡很难派上用场 —很多教室里连电线都没有,孩子们必须在天黑前完成作业。

当鄢一美在课堂上问及孩子们的理想时,好几个孩子都说“我想当一名老师”。她进一步询问孩子们缘由时,不少孩子都哭了。一个小女孩哽咽着说,“我们太缺老师了,我想让我们山里的孩子都能读书。”鄢一美回忆说,“他们清澈的眼睛里掩藏不住对改变自己、改变山区的渴望。我这才理解,为什么在学校操场上会有背着孩子上课的老师,这是在城市学校里完全看不见的现象。如果没有他们无私的奉献,怎么会有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16037

2018年,鄢一美教授走进贵州威宁山区为孩子们授课

今年是鄢一美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加油计划”公益项目的第八年,孩子们在信中称她为“远方的亲人”,她的课使孩子们坚定了走出困境的信心,她也欣喜地看到,山区学校由于项目的资助,有了食堂、有了操场、有了图书,孩子们吃上了营养的饭菜,背上了崭新的书包。她说:“这更坚定了我们继续支持这项工作的决心。教师职业的伟大,不仅体现在校园课堂中,更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而更可贵的是她行善如流的举动。在法大师生中、在社会上播下了“爱的种子”。她把自己的探访体会写成文字,经传播时,师生们纷纷留言,“这世上,总有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发光”;“我们要追随鄢老师的脚步,前行之时不忘举起一盏灯,积极关注公益扶贫的事业”;“她是一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老师,我们也要做有情怀、有大爱、有家国心的法律人,把爱当成一种习惯。”中国扶贫基金会推文发出的第一天,就有100多人成为“加油一起成长”的月捐人。当人们对山区孩子的牵挂转化为思想,当思想转化为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时,爱的涓涓细流就汇成了爱的海洋。

留俄深造:“90年代以来法大系统研究俄罗斯民法典第一人”

1991年9月至1995年11月,鄢一美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选派,前往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俄罗斯民法典的主要编纂人之一苏哈诺夫教授。鄢一美是这个时期首个前往俄罗斯学习法律的中国研究生。关于求学的初衷,她提到,“真正的教育者,需要忠于自己的学问,有丰厚的思想积淀。从教七年后,我觉得需要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我是学俄语的,中国与俄罗斯的民法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在备课时,对有些理论总感到困惑,非常想知道理论的来源,于是萌发了去留学的想法。”

其中还有两段令她念念不忘的小插曲。她当时面临着“前往意大利工作一年”或“前往俄罗斯读博四年”的两难选择:前往意大利工作,经济上获益较大,也能较快回国照看家中的孩子;如果读博,需要先考试,万一考不上,两个机会均丧失。但她最后选择继续深造,参加了当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成功获得了当年学校唯一的留学名额。公派前往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 —“能长期踏实坐下来钻研学问的地方”。

在留学前一周,鄢一美到寄宿学校接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回家,看到儿子朝她跑来,想到即将出国,对孩子满心的留恋与不舍,眼泪止不住哗哗地流。待母子俩即将乘车回家时,她才想起刚刚只顾抹眼泪了,连孩子的衣服和书包都忘记拿了。提起这些,鄢一美说,“我总感到对孩子亏欠较多。但是赴俄留学也大大提升了自己。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国外学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做学问的方法,使我实现了自身思维模式的转变。”

回国后在法大任教的二十余年间,她刻苦钻研、笔耕不辍。鄢一美说,“我家书柜里关于俄罗斯民法的书,都是我一本一本买来的,许多是一手资料,可能比首都图书馆的相关存书还多。”她编写并出版了专著《俄罗斯当代民法研究》,翻译了俄罗斯民法典、婚姻家庭法典、继承法、不动产交易不动产登记法共4本译著,参编民法学教材共7部。发表了《俄罗斯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及其法律形成》《俄罗斯第三次民法法典化 —写在俄联邦新民法典中译本出版之际》《俄罗斯知识产权立法与民法典的编纂》等学术论文20余篇。

她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罗斯转型期民法法典化研究”、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中俄民法比较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专家们对课题均给予了高度评价:“项目完成,既需要她具有深厚娴熟的俄语功底及对法律俄语的了解掌握,又需要对我国和俄罗斯民法学和民法典的历史及其基础理论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完成这样一部涉及方面广、需要资料多、研究难度大的高水平研究项目。”“其研究颇具时代意义、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是关于俄罗斯社会转型与民法法典化动态关系与辩证发展的高质量研究报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民法法典化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学术帮助和理论贡献,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它也是高等法律院校师生深入研究俄罗斯民法理论的重要参考文献。”

费安玲教授在谈及鄢一美的学术贡献时说,“对法大来讲,鄢老师是1990年代以来从民法理论研究的角度系统研究俄罗斯民法典的第一人,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且成果颇丰。她对俄罗斯民法典的研究,不仅对于法大,而且对于全国民法学的理论研究也是贡献卓越、意义非凡的。”

哲学家塞涅卡说“人生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鄢一美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始终本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甘为人梯、培育后学的育人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她曾深有感触地提到,“我在俄罗斯求学时,有一位90多岁的老学者,前一天时我还在听他讲课,第二天却听说他去世了,这使我大受震撼。教育是一种信仰,是一门引领与唤醒的艺术,而教师是个终身的职业,只要足够热爱它,便可为此奉献一生。我是这么想的,也会一直这样做下去。”

后记

从鄢老师答应接受我的采访开始,便开启了我与她相识的奇妙缘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学校班车上我接到了鄢老师打来的电话,她说“写我的内容没有用上,没有关系,但我希望你能帮我在行文中写下贵州威宁山区孩子们的故事。”我知道,她是希望对山区孩子们的关爱,能心手相传。

她提到学生时眼神是炙热的,话语也变得绵密起来。她给予了学生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引导学生去渴望学习、去独立思考、去明法笃行、去心怀家国、去追求“灵魂之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一切善行的公正、积极、坚决的活的模范”,要作为孩子们生活中的榜样。而鄢老师,就这样不经意地、如心灵雕刻师一般地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并唤起了我与读者们心灵的力量。

38CFB

2021年6月,陆叶采访鄢一美教授


编辑/栾涛(实习)

关闭

师德投诉监督平台  |  📧邮箱: fadajsgzb@cupl.edu.cn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