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的年轮在不停歇地走过,玉兰花一年年又吹红新的花蕊。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法大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不平凡历程。70年沧桑变化,70载岁月征程,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先贤前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老教授、老前辈,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小小校园中“光阴的故事”,并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精神薪火接续相传。他们,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了“政法往事”(第二辑)专栏活动,面向师生校友广泛征集志愿者,联络访谈离退休老前辈,以口述或对谈的方式,共同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往事。最终通过广泛征集和集中约稿,精心选取了35篇文章打造该专栏。这些文章,就像悠然的小夜曲,轻柔地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从时光隧道中穿梭而来,每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而它们,也终将变成所有法大人最为珍贵的共同记忆,并给予我们继续书写法大光辉篇章的温暖力量。
个人简介
被访者:祁志锐,1957年3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美术、中国戏曲及戏剧影视。2005年5月入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开设有“中西美术比较”“中西方建筑艺术史话”“《美学散步》导读”“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外国电影百年经典赏析”“中国电影百年经典赏析”等艺术类通识课程,至2017年退休。
作者:姚瑶,现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
前言
自2002年5月调入中国政法大学,至2017年3月退休,祁志锐在法大从事艺术教育整整十五载。虽然“15”看上去不是一个很长的数字,但是它却伴随了法大人文学院和艺术教研室的从无到有。由此可见,祁志锐在法大的艺术教学生涯,是法大艺术教育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文学院于2002年6月成立,之后设立艺术教研室。
祁志锐,摄于2021年6月
与艺术教研室的十五载
作为艺术教研室的“元老”教师之一,祁志锐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之后直接留校任教。2002年初,恰逢教育部出台新政策,要求加强对非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教育。此时的法大艺术教育相关师资队伍还比较缺乏、亟待建设,因此学校计划招聘一批艺术专任教师。
祁志锐本是受学校当时基础部的毕可鹰老师委托,希望他推荐一些优秀的艺术专业博士毕业生来法大任教。结果,“误打误撞”,“推荐人”成为“被推荐人”。祁志锐于2002年5月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成为一名法大的“非法学”教师。他回忆道,“我记得5月调入法大的时候,人文学院还未成立,艺术教研室也没有。当时在法大讲授艺术课程的专任教师好像只有教书法的毕可鹰老师,教音乐的高文婷老师和张瑞丁老师,他们都在基础部任教。同年6月,人文学院正式成立,后来也成立了艺术教研室。我记得当时我的试讲内容是西方古典艺术,试讲通过之后很快就办理了调动手续。”
在此之前,祁志锐一直在艺术专业院校学习和工作,因此调入法大于他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他看来,“在法大这种非艺术院校开展艺术教育,主要应当从历史的角度,做一些常识性的艺术知识传播。因为绝大部分学生对艺术是一知半解的,有的甚至几乎是零了解。所以,我希望尽我所能,把艺术类通识课程讲得更精彩、更有吸引力,这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
这十五载,祁志锐见证并参与了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的设立、成长和发展。从初入法大的未知和忐忑,到课程受到学生的认可和肯定,再到对艺术教育的追求与坚守,时光在他的指缝间悄悄流逝了十五载。这十五载是一个个站立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的白天,也是一个个悉心批改作品、熬夜备课的夜晚。
2015年10月,祁志锐带领美学专业硕士生参观美国艺术家马赛克的雷锋画展
为学生提供艺术盛宴
对于艺术教育,祁志锐从来都不曾也不敢懈怠。十五年内,他不断探索和拓展授课内容。2002年初来法大时,抱着试水的忐忑与不安,祁志锐和毕可鹰一起合开了“书法与美术欣赏”课程。初期,他还担心非艺术院校的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不高。但是在开课后,无论是从同学们的课堂反应,还是课后的沟通、反馈,祁志锐都深切感受到法大学子对艺术的渴望与热爱,对课程的高度参与和认可,使他倍感欣慰并充满动力。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祁志锐也逐渐发现,很多学生在艺术方面还是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于是,他结合个人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逐渐拓展并开设了其他艺术门类的通识选修课程,如“中西方建筑艺术史话”“摄影技术与艺术”“外国电影百年经典赏析”“中国电影百年经典赏析”“《美学散步》导读”“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等,涉及美术、建筑、电影、摄影等诸多方面,这也为法大学子提供了一门门艺术盛宴。他坦言,之所以做如此内容丰富的艺术普及,“一方面,与我本科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有关,艺术专业院校对于培养的艺术人才要求很高,要求必须有全面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从小学习美术,在上大学之前的作品就参加过全国展出;加之我们家是建筑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从事建筑行业,从小我就老看他们画建筑图纸,耳濡目染地对建筑一直就很感兴趣;而摄影则是我长大以后的爱好。”
在这之中,“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是一门涵盖艺术门类很广的通识主干课程,涉及绘画、电影、古琴、声乐等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中西各门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今后继续了解、学习、鉴赏和实践艺术打下良好基础,并起到启迪和引导作用。谈及开课的初衷,祁志锐表示,“这门课程的初期建设源于我的一个想法: 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术门类,音乐也好,建筑也好,包括戏剧、电影、 摄影,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美学语言。虽然它们的专业门类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审美标准却是一致的。所以,我将这些内容打通放入一门课程里,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收获一个共同的艺术特征。就比如建筑和音乐,音乐讲究的是节奏和旋律,其实建筑讲究的也是这个。只不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是流动的、动态的,而建筑里的旋律和节奏是凝固的、静态的。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以当你学习建筑的时候,你就会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时候,你又可以回头去理解建筑。”
而当谈到诸多艺术门类,哪个是他的最爱时,祁志锐微笑说道:“我最喜欢的当然还是绘画,那是我的老本行,实际上也是一个基础。不管是对于建筑、摄影、电影,还是舞台剧,美术的功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你研究摄影就涉及色彩、构图和审美等,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在被问及法大学子与艺术专业院校学生的最大差别时,祁志锐自豪地表示:“我认为,最大的差别就是法大学子对艺术的好奇心很强,这点非常难能可贵。任何学习只要怀抱着好奇心,就都能学好。”
2009年,祁志锐参与指导“天空印象”学生社团演出活动
“对艺术有热爱,就会转化为对生活的热爱”
在法大从教的这些年,虽然祁志锐开设的课程均是通识选修课,但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一直以来,选课人数都还挺多,同学们课后也经常找我探讨,对艺术的学习热情很高。也基于我的课程受到大家这么多的认可和欢迎,让我通过课程和很多学生建立了联系,甚至成了朋友。有些学生现在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平时和我仍有微信往来,看到一些有趣的展览还会邀请我一同前往。”
于祁志锐而言,是这群可爱的学子使他对法大拥有一份专属的独特情感。“那会我也经常被邀请担任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专家评委,而且涉及的社团五花八门,有戏剧、摄影、书画展,甚至还有国标舞。”他笑着谈道,“我个人觉得我可能是法大担任艺术类社团评委次数最多的一个老师吧。之所以觉得比较难忘,是因为同学们能有如此高的热情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专业以外的活动,实属难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法大的一个特点。”
而在谈及对法大学子的期望时,祁志锐表示,“虽然法大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但我认为,法学也许是同学们将来从事的职业选择之一,但这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艺术则是大家走向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终身的生活态度。因为只要对艺术有热爱,就会转化成为对生活的热爱。不管今后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就能充满希望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十五载春华秋实,十五载辛勤耕耘。在自我总结法大艺术教学生涯时,祁志锐表示,这十五载是非常充实且有收获的。不管是法学学生,还是非法学同学,他希望都能通过他的课程,了解并掌握一些艺术基本常识,在艺术方面得到熏陶、培养和提升。“这十五年的法大工作生活也让我收获良多。一方面是艺术层面的收获,通过教与学,我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艺术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法学知识的收获,受学校法学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我对法学也非常关注,基本等同于我对艺术的关注。”
2022年是法大建校七十周年的重要日子。2021年5月,祁志锐和李玺文一起为学校举办了“庆建党百年 迎校庆七十周年”书画展,通过书画的形式为建党百年、校庆七十周年献上祝福,而他们共同创作的作品《壮丽山河图》也已经捐赠给学校。祁志锐感慨,“我感觉我并没有离开法大,即使是退休后,只要学校需要我出力,我随时都可以支持。”
祁志锐强调,作为中国法学教育最高学府,他对法大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也衷心地希望法大今后能够越办越好。他深切表示:“法大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大学,作为艺术教师,我希望今后法大在法学教育的基础之上,能让艺术教育更好地配合法学教育,并获得进一步蓬勃发展。”
后记
自祁志锐老师2017年3月退休后,今天是我第一次见他。祁老师的穿衣风格还是跟以前一样,简约而不简单,散发着浓浓的艺术家气息,自由而独特。为了配合我的采访,昨天刚从外地回京的祁老师,今天又风尘仆仆地赶来与我会面,我深深为祁老师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过程中,我深感祁老师对于法大和艺术教育的热爱。对于祁老师而言,艺术不只是一门简单的专业,而是一种终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正如祁老师所说,只要对艺术有热爱,就会转化成为对生活的热爱。
编辑/栾涛(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