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的年轮在不停歇地走过,玉兰花一年年又吹红新的花蕊。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法大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不平凡历程。70年沧桑变化,70载岁月征程,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先贤前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老教授、老前辈,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小小校园中“光阴的故事”,并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精神薪火接续相传。他们,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了“政法往事”(第二辑)专栏活动,面向师生校友广泛征集志愿者,联络访谈离退休老前辈,以口述或对谈的方式,共同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往事。最终通过广泛征集和集中约稿,精心选取了35篇文章打造该专栏。这些文章,就像悠然的小夜曲,轻柔地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从时光隧道中穿梭而来,每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而它们,也终将变成所有法大人最为珍贵的共同记忆,并给予我们继续书写法大光辉篇章的温暖力量。
被访者:
何长顺,1934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授,曾任校党委副书记,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八届政协委员,市委研究室、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一届中国监察学会理事,一届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采访者:
张欣然:现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
前言
2021年6月上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了“听老党员讲法大红色记忆”互动,引导一批熟悉党史、校史的老党员走进师生之中,讲爱党情感、讲党史故事、讲红色记忆,原校党委副书记何长顺作为其中的一员为证据科学研究院师生讲述了学校合并、改名的历史脉络,谈起这次校史讲授,何老依然激动,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要永远记住法大历史,回顾学校发展史,校史学习这个环节绝对不能少。”
何长顺于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接受采访
“65”—— 法大学子的母校情缘
1934年,何长顺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的农民家庭,1951年参加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单位动员开封市在职机关干部进入大学深造,为响应国家号召,何长顺最终在初步选定的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之间选择了后者。当被问及65年前这次重要选择的原因,何老笑意满满:“那时数学确实不是我的强项,但我喜欢读书,喜欢文科,法大是最好的选择。”带着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憧憬,他与法大的第一次“遇见”并没有想象中浪漫,“195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是法大的第三届本科生。当时的条件很困难,一些教职工的办公地点在地震棚,学生住在大教室里面,住宿条件很艰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何长顺在北京政法学院完成学习,继而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一年,毅然选择留在母校从事教学工作,自此开启了60余年的法大情缘。
课堂上,何长顺是亲切而有威严的,在法学院李超老师印象中,何老总是“很随和,也很健谈”。由于工作关系,他不仅要承担本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还要时常奔走于全国各地特别是政法系统,讲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中国革命史等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课程,忙碌的教学节奏在何长顺的生活中似已成为常态,每每被问及教学期间的辛苦往事,他总是以云淡风轻的微笑回应,但身后那叠厚厚的证书和各式各样的奖杯,又仿佛以另一种方式向我们展现着他教学生涯的精彩点滴。
“180”——法大复校的辗转艰辛
如果说在关于法大的回忆中,有哪件事让何长顺毕生难忘,那无疑是法大的复校过程。在他提供的访谈素材中,校史资料的数量占比最高,他在采访中也反复强调,这段历史在法大校史学习过程中是绝对不可缺失的:“我们要永远记住法大历史,回顾学校发展史,校史学习这个环节绝对不能少。”
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政法学院曾有约五百多名教职工迁移安徽工作并在京设立北京政法学院留守处。197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四部委发文《关于恢复北京、西北政法学院的请示报告》,请示恢复北京政法学院并得北京市委支持,校园仍用原校舍,学制四年,在校学生规模约1600人,面向全国招生,学院暂存首都图书馆的图书也得到了完好保存并收回。
但是,即便恢复工作在硬件与政策上得到了北京市委与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却仍旧在教职工数量上出现较大缺口。“180”——这是何长顺记忆中关于准备恢复北京政法学院时教职工的大致规模,而这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尽快弥补人员缺口,中央政策支持学院从外省市引进人才80人,另有研究生毕业生80多人留校,加之西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的毕业生也有部分加入了北京政法学院,就此将北京政法学院的教职工数量扩充至相应规模,为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奠定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帮助中国政法大学迈入崭新篇章。
回望这段历史,何长顺感慨良多,他既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又是法大复校与再次走上发展轨道的建设者与支持者。在他心中,自己的人生是同法大曲折发展的经历相互映照的,法大人的成长与法大的发展始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
“1993、2004、2010、2021”——法大发展的长久关切
工作期间,何长顺曾任校党委副书记,主管学校的人事工作,并同时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八届政协委员,市委研究室、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北京市纪检、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一届中国监察学会理事,一届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等职务,为法治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对外传递着法大声音。他曾于1997年政协北京市第八届委员会第4-5次会议期间参与提出的《关于要求市委、市政府立项建设北京市社会科学活动中心案》被评为优秀提案。除此之外,作为校领导,何长顺还于1993、2004和2010连续三届参加校党代会,于1993年当选第五届党委委员,并在2004年和2010年召开的第六次和第七次党代会上分别以离退休分党委代表、校离退休老干部代表的身份为法大发展建言献策,2021年6月上旬,年近九旬的何长顺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听老党员讲法大红色记忆”活动,为证据科学研究院师生讲述了学校合并、改名的历史脉络,讲爱党情感、讲党史故事、讲红色记忆,帮助师生理解我校与党同呼吸、共发展的历史进程。
何长顺的提案曾获评北京市政协优秀提案
对于法大近70年来的建设成果,何长顺表示高度肯定,而在谈到法大未来的发展愿景以及青年教师该如何履职尽责、立德树人时,他指出:“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总书记的讲话很有分量,今后我们学校要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示,不断探索立德树人新高度,继续引领法学教育新发展,推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嘱咐法大的青年教师要深刻理解法大精神的内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面对新的教情学情时继续坚持和发扬法大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并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而在被问及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法大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时,作为一名拥有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何长顺强调:“党的领导和法治建设是一致的,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依法治国贯彻到各个领域中去。在未来的法治中国建设中,法大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何长顺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作为何长顺的后辈与学生,李超老师说道:“何老学习工作的年代,基本伴随着法大诞生和成长,也伴随着中国法治发展的萌芽、挫折和复苏进程。作为一个法律史学的研究者,能感受到他保有的那份中国士人的基本品质:诚信、坚守,对友情的珍惜,对后辈的关乎!”何长顺作为高校教师与行政工作者,承担了教学与行政的双重角色,服务母校六十余载,守护法大初心不变,用一个甲子的辛勤汗水回馈法大师生,用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践行党员的责任担当。采访中,每每回忆起自己与法大的点点滴滴,何老总是谦逊低调,反复强调:“不要把我写得太好。”在他的身旁,一枚“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熠熠生辉,为这份谦逊与低调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提醒我们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所经历的那段难忘的法大记忆。
后记
第一次听到要采访何长顺教授,心里不免紧张。6月20日的下午我们在科研楼6层见到了何老。何老耄耋之年,身骨硬朗,精神矍铄,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料,讲述法大建校发展的校史故事,揭开法大历史上并不常为人提及的尘封往事。
在今天近两小时的访谈过程中,我深感一位法大人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对于何长顺教授而言,他与法大的情缘仍在续写。在同何老交谈时得知,退休后何老依然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建设,年近九旬的何老6月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听老党员讲法大红色记忆”活动。每当谈及法大如今的建设成就,老先生的眼中便满是欢喜与欣慰,作为一名在法大工作60余年的学者,法大的发展早已与老人的人生际遇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作为60余年法大的守护者、建设者,法大今日的成就也是对这位老人的情怀与守望最好的回馈。
此外,特别感谢法学院李超副教授、王世柱老师对此文的支持与协助。
编辑/胡雨雯(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