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素描 -- 正文

70年·政法往事|赵东升:带领法大女足从无到有

发布日期:2022-01-11   点击量:

1A3E3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的年轮在不停歇地走过,玉兰花一年年又吹红新的花蕊。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法大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不平凡历程。70年沧桑变化,70载岁月征程,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先贤前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老教授、老前辈,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小小校园中“光阴的故事”,并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精神薪火接续相传。他们,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了“政法往事”(第二辑)专栏活动,面向师生校友广泛征集志愿者,联络访谈离退休老前辈,以口述或对谈的方式,共同回顾法大悠悠岁月里最难忘的往事。最终通过广泛征集和集中约稿,精心选取了35篇文章打造该专栏。这些文章,就像悠然的小夜曲,轻柔地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从时光隧道中穿梭而来,每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难以忘怀的人物,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而它们,也终将变成所有法大人最为珍贵的共同记忆,并给予我们继续书写法大光辉篇章的温暖力量。

被访者:

赵东升,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体育教学部退休教师,中国足协裁判讲师,同时担任北京市足协裁委会顾问。赵老师1982年来校任教,2014年退休,在校从教三十二年,教授篮球、排球、足球等多门体育专项课程,并担任法大男子足球队教练、女子足球队教练,带领法大女足从无到有并取得辉煌战绩。

采访者:

申琰琰,现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学部。

前言

与赵东升老师初次见面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戴着棒球帽、一身运动休闲服外加一个双肩包,走路生风、语速飞快,让人很难将年近古稀的老者与眼前这位已经退休七年的老教师联系起来。而从包中拿出的保温杯提示着,这位“精神小伙”已经步入注重养生的年纪。如果将人生比作一首乐章,那么在赵东升老师这里,担任过四年小学教师和两年中学教师的经历为前奏,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的三十二年则是主旋律的华彩之章,并且直到今日他仍在咏唱不止。

拓荒、拓荒,播撒一路星光

1982年1月,赵东升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足球专业毕业被分配至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担任体育老师。

处于复校期间的北京政法学院,百废待兴,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为了开展教学工作,体育部的老师们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有专业运动场地就拉碾子、压跑道建场地;缺乏体育器材,就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安排授课,在学校平房之间的空地上指导学生们练习跳山羊。

赵东升报到后,跟大家一道参加劳动、整理校园环境,为上课创造条件。办公教研都窝在一间小小的平房里,但这并不耽误他琢磨怎么拓展教学形式。那时北京冬天十分寒冷,而踏上新工作岗位不久的赵东升心里却有十足的干劲与热忱。十二月到了,赵东升跟同事们一遍一遍在操场泼水制冰场,等冰面冻结实了,冰上轮滑就开课了,这项趣味性极强的冰上运动课程很受同学们的喜爱。略显简陋的校园里,年轻学子在冰场上滑出的一道道冰痕,镌刻着那个年代法大师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向往和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浪漫情怀。

1566E

1983年中国政法大学男子足球队合影,前排左三为赵东升

1987年,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正式启用,赵东升和同事们从海淀转战昌平。新校区虽然已经盖起了教学大楼,但是篮球场地面没有硬化、足球场地面还是黄土地,体育教学条件仍有待完善。老师们继续发扬拓荒牛精神,默默耕耘,在昌平校区投入大量劳动,只为同学们能在更好的环境条件下地接受体育健康教育。复校时期的艰苦岁月中,在体育教师们克服困难竭尽所能的努力下,尽管物质条件匮乏,学校仍然开设有棒垒球、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手球、拳击、单双杠、冰上轮滑等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赵东升他们砸在黄土地上的汗珠,化作点点星光,照亮了学生们的求知路。

与法大女足的不解之缘

也是在昌平校区,法大女足开始萌芽,这个过程中赵东升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很自然地,话题转到女足,问他“女足对您意味着什么”,赵东升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那是自己闺女啊!”

为了把这个“小闺女”一点一点拉扯大,赵东升没少花心思。最初是足球课,很多学生入校时,对足球运动了解甚少,他就把动作掰开揉碎了教,再观察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据此调整授课方案。脚部动作的细节、传球如何预判、培养跟队友的默契意识等,赵东升投入了极大的耐心诲人不倦。因为教学生动有趣,同学们口耳相传,渐渐地同班同学来了,然后同年级同学来了,再后来师姐师妹也来了。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开始对足球感兴趣,加入踢球的行列。

26736

2010年女足夺冠后合影留念,后排右一为赵东升

19FB9

女足队员毕业前与赵东升合影,后排左三为赵东升

赵东升一边上课一边物色好苗子。队伍组建成功后,他坚持每天带队员出早操,雷打不动。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引导她们,这是他的教育信条。他跟这帮孩子们交心,训练后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是汇报近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的时间。谁有困难,他尽可能去帮助;谁有不足,他批评指正。队员们在毕业后遇到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也仍习惯跟他讲一讲,他记挂着每个队员,大家也记挂着他。这种朴素绵长的师生情谊是赵东升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因此,他更加放不下女足,即使退休多年,仍坚持每周来校训练。退休但不退岗,赵东升为校女足队基层力量的选拔与培养继续发光发热。他负责选拔新人,一些资质很好但是技术不足的女同学,经过赵东升的言传身教,后来也能成为校队主力球员。如果把中国政法大学女子足球队比喻成一座金字塔,那么赵东升在塔底发挥着输送人才、建设队伍的重要作用。在赵东升和继任青年教师的精心培育下,当年的“小闺女”如今已是手握十六冠的铿锵玫瑰、王者之师。

终生体育,健康第一

如果因为女足的种种温情时刻,以为赵东升是个“慈父”,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课堂上和训练场上,他是出了名的严格老师和“魔鬼”教练。

他训练篮球队员,让他们练对墙抛接球,这是一种非常枯燥的训练方式。队员往往在做了几十次之后会停下来,觉得差不多可以了。每当此时,赵东升会非常严厉地要求所有人继续。训练,除了增加队员抛接球的球感,也是对意志的一种考验。进步是一点一点的坚持累积出来的,其中可能有天赋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努力出奇迹。

他带女足,每天出早操。无法坚持的人,就会被淘汰。他教育队员:足球、篮球这类团体运动不仅需要超高的个人技巧,而且需要团队的整体默契配合,再辅以精准灵活的战略战术运用,才能赢过对手夺取胜利,团体类运动必须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经过他训练的队员,无异于提前经历了“团队精神培训”,受益不仅在赛场,走向社会后,这些过往经历会在新环境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38DFC

赵东升与队员一起训练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赵东升略带超前意识的体育教学理念:健全人格,首当运动;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即使在教学条件艰苦的时期,他也并没有把体育简化为“活动活动身体”。赵东升把体育形容为“课本之外的知识”,继而又补充道,尽管它也是体育课本上的知识,但是体育太丰富生动了,它与实践紧密结合,让人终身受益。他用极其严肃的语气说:“我非常反对那种认为搞体育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观点,我也在用一生的工作实践去证明,体育对于塑造人格、培养意志品质至关重要。”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赵东升培养过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与队员,他们热爱体育也受益于体育。这些人在走向社会后,大多都非常出色,有人成为律师,有人做了学者,还有人成为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

岁月荏苒,花落花开。从建校初期体育教学条件相对贫瘠,到目前“校内联赛-高校竞赛-全国比赛”三级赛制完备各项赛事开展已成常规,从体育仅仅作为“小四门”之一,到如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倡导树立,从蓟门桥到军都山,赵东升的任教生涯始终伴随着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发展的脚步,甚至也是新中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事业进步的缩影。

从教四十余年,即使在退休之后仍然没有离开挚爱的足球与教学,采访接近尾声时,一直侃侃而谈的赵东升突然顿了一下,这位一辈子坚持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青春和年华奉献给体育教学的老教师真挚地说道:“我热爱体育教学,现在也还教得动。我知道学校一直在做对新疆的支教工作,如果条件允许,我想去。”讲这番话的时候,赵东升眼睛里闪烁的光一如四十年前初来法大时。

后记

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透过赵老师那些丰富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能够看到热爱、看到真诚、看到深情、看到坚守。赵老师一直说他是受党教育成长起来的人,党把他派到这个岗位上,他就要不辱使命。以赵老师为代表的老一代体育教师对法大的情感朴素、真挚、热烈,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勇于担当,这些优秀品质将影响、感召年轻一代教师在体育健康教育事业中继续前行。


编辑/胡雨雯(实习)

关闭

师德投诉监督平台  |  📧邮箱: fadajsgzb@cupl.edu.cn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