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思践悟 -- 正文

【谈师德】王政: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何为?

发布日期:2021-03-25   点击量:

师德 · 大家谈

每年都有很多新任教师加入法大大家庭,他们或走上讲台,或走上管理岗位,承担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任务。为了让老师们能不断加深对师德师风重要性的理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师德·大家谈》专栏,希望能通过法大教师们对师德师风的大讨论,讲述法大教师倾心育人、热爱学生的动人故事,抒发每一位老师对于教育的热爱和感悟,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F6D8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政老师

1989年5月,河南开封人。博士毕业于比萨高等师范学校(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专业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意大利近代哲学、文艺复兴的自然哲学。

E7FA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何为?

去年暑假,学校组织我们开展了主题为“厚植爱国情怀,涵育高尚师德,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题网络培训。虽然在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线下的实体培训,但这十次系统且优质的网络课程,依然让我这个青年思政课教师受益匪浅,在书斋中领悟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在个体的冥思中体会到了身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在虚拟网络的小组讨论中感受到了师风对法大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以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政课教师的身份,结合网络教学和线下教学中的相关经验和体会,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研修心得。首先,我要谈谈在网课常态化的高校教学中,如何以教师自身的师德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学风乃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纯正世界观和人生观。随着世界互联网在疫情期间的发达和新媒体的彻底大爆发,学生接触外文资讯和网络的渠道很多,面对这一现象,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自己首先要切实地践行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目前,西方社会依然不情愿称赞中国在疫情应对中的体制优势,反倒担忧中国成功经验中所谓的民族主义会导致自由的全球化破裂。而中国则强调应对疫情的中国模式,尤其是举国体制的国家治理。我以一名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敏感天性预见,面对西方社会的质疑,真正的意识形态斗争还在疫情之后。如果中国既成功地抵抗了疫情,又能从经济的休克中快速复苏,那么后疫情时代全球格局中的权力关系重构就不可避免。在此假设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证明当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就不会成为另一个中国的“西方”?70年代的东亚模式,希望从传统儒家思想的“天下观”里寻找思想资源,但这很难对接西方思想意识形态,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了。

为什么东亚模式会功亏一篑呢?正是因为他们缺乏系统而合理的高校师德师风培训和教育,缺乏百年树人的长远规划眼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概念正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为我们高校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丰富理论内容,这些理论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但是这一概念如何与西方主导的普世主义观念相连接还需要我们在疫情之后努力探索。理想的模式可能是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现代的理性叙事相融合,进而建构“大同世界”。

这就需要我们的青年认真地学习唯物史观,践行多元主义,中西兼修。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自信地让渡出一定的文化空间,容纳全球不同的文化,最后实现共治的全球化格局。

中国青年要在实践释放信号:我国的意识形态并非建立在全面否定西方全球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西价值体系的结合点,进而实现共治和共荣的全球新范式。

在过去的2020年里,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老师不得不接受“上网课”的教学方式,这种非传统的授课形式起初给我这个新人带来了些许不安与疑虑,而随着课程的推进,我却收获了未曾预料的惊喜与信心。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的前辈们告诉我,“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坚定“四个自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探索,是提高德才兼备人才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日常的网上联合备课和办公环节,我深刻体会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紧迫性。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要做到在工作中从问题入手,以鲜明的案例生动诠释为什么要推进新时代的思政建设以及如何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等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我经常引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汉娜·阿伦特的一句话:“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是一个懂得在古往今来的人、事和思想中选择他的友伴的人。”

2020年五四青年节时何冰在B站的“后浪”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浪乃至后浪文化成为一个流行的文化概念。我在网络思政课堂上也和法大的大一新生们深入谈论了这一热门话题。在和年轻00后的交流中,我表述了这样的个人观点:在我心目中,青春并不必然跟客观的年龄、身体的状态维系在一起(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未老先衰或者少年老成),所以也就不必因为更年轻而觉得有一种天然的傲慢资本,更不必因为青春易逝而总是活在一种伤春悲秋的情绪之中。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真诚的思考者,真正的后浪代表的是永不止息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超越精神,表达的是对于人世间和自然奥秘的不竭好奇心,折射的是对并不合理的固定化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结构的改变意愿和能力,后浪应该意味着一种批判性的人文视野。也正因为此,像托尼朱特这样被渐冻症折磨但学术和公共写作仍精益求精的美国历史学家和知识分子,像余英时先生、许倬云先生、王鼎钧先生这样的华人学术界和知识界的领袖,在九十多岁时仍不断地思考和写作,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后浪精神。后浪精神追寻的是对于人文世界永恒的分享精神与超越意识,既不沾沾自喜,也不顾影自怜,正是我们在课堂上读到过的李大钊所言的青春精神。

2360F14AFC

-采访时刻-

Q1:是什么样的契机和动因使你想要从事教育、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A1:我第一次的教学经验是在意大利孔子学院。在北师大读硕士的时候,我申请前往意大利马切拉塔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由于我是男生,就被派往附近一个叫雷卡纳蒂Recanati小镇的高中教汉语。这个小镇是意大利浪漫主义大诗人莱昂巴尔蒂的故乡,他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叫Il sabato del villaggio,小镇的星期六,恰好我每周六下午也来给学生辅导hsk考试,每次我都早上坐车过来,逛逛每个周末的古董市场,累了就坐在中心广场钟楼下的咖啡馆,点杯意式浓缩、吃一个巧克力馅儿的牛角包。我最开始的学生,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由于我当时还不会讲意大利语,孩子们又很活泼,我上课的最大挑战就是维持课堂纪律,吸引孩子们听课的注意力。同时,我还在马切拉塔大学孔院教授成人汉语,跟他们更像是朋友,他们也是我意大利语的老师。硕士毕业后,我又回到意大利孔子学院的继续高中汉语的教学,随后幸运地申请到比萨高师的博士,来到佛罗伦萨学习文艺复兴的哲学。从北师大到孔子学院,再到比萨高师,冥冥之中,我的未来职业似乎将和教育工作密切相关。

Q2:您来法大的感受以及第一节课的感受是什么?

A2:法大的第一节课正好赶上去年二月的疫情,通过学习通,我完成了大学老师的初舞台秀。我教授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相对抽象,我试图通过更多的视频和案例教学的方式,把深奥的专业名词转化为历史的鲜活重现。文艺复兴哲学更注重文本和语文学的基础,和主流的德国古典哲学和现象学的传统很不一样。博士期间独特的学科背景,让我更倾向于运用类似谱系学的方式去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抽象原理的来龙去脉,从思想史的维度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性,而不是直接给出公式和结论。

Q3:法大周围你最爱的饮品是什么?

A3:我经常去学校周边的便利蜂喝咖啡,5块钱一杯,便宜还方便,好利来的小牛角包也特别赞。有时间的时候,我还喜欢用摩卡壶煮咖啡。另外,上大课的时候,我喜欢喝魔爪,对振奋精神特别有效!

 

内容来源:王 政

排版编辑:葛子菲

关闭

师德投诉监督平台  |  📧邮箱: fadajsgzb@cupl.edu.cn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