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素描 -- 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 -- 正文

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丨人事处:构建“一体两翼三联动”体系 推动师德师风常态化长效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4-08-16   点击量:


编者案

为进一步鼓励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推广优秀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学校于2023年面向全校组织开展中国政法大学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过评审专家组的评审和线上投票,最终,来自统战部、教务处、纪委办监察处、人事处、学校办公室、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的十个案例获评为“2023年度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

为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党委教师工作部开设线上专栏,将定期对师德建设优秀案例进行展播,以促进先进经验推广,实现各部门共同交流进步。

人事处 构建“一体两翼三联动”体系  推动师德师风常态化长效化建设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我校人事处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通过构建以“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为主体,以职称评聘改革和考核评价改革为两翼,以编制中期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实践参与为联动举措的“一体两翼三联动”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一、关键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转型时期,少数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缺失、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行事,甚至发生学术不端、师德失范行为。少数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科学性、实效性不强,缺乏有力抓手,缺乏前瞻谋划,缺乏形式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

综合上述情况,人事处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找准制度建设的抓手,将师德建设要求具体化和规范化,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和常态化。二是对照教育评价改革文件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改进与创新。

二、主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引导法学专业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切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事处通过构建“一体两翼三联动”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推动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一)抓根本,以“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为主体,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考核、评优奖励、推选人才支持计划等的首要评价指标,教师管理全过程实行师德“一否决”。发挥我校各级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坚持正面引导与负面约束相结合,在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考核等过程中,征求党组织意见,由党组织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全面考察。

2020年7月,人事处修订了我校《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和《“教学杰出贡献奖”评选办法》,着重强调对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业绩的考察,将立德树人成效摆在突出位置。

2022年4月,人事处出台了我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为学校未来学科带头人储备力量。该计划第三条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入选支持计划的第一项基本条件。第十二条规定入选者如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等,学校将终止支持,并视情况追回已发放的津贴。

2023年7月,新修订的《中国政法大学专任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评聘办法》(法大发〔2023〕147 号)(以下简称“新岗位设置与评聘办法”),第五条基本原则中新增“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专任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和首要要求”的规定。第十八条继续将师德师风条件规定为教师申报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第十九条、第二十七条规定,教师如有党纪或行政处分未解除,不得参加当年岗位评聘。如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等,不得参加当年岗位评聘,或参加后将终止其评聘程序或撤销其评聘决定。

同年7月,新修订的《中国政法大学专任教师岗位考核办法》(法大发〔2023〕148 号)(以下简称“新岗位考核办法”),第一条规定,“以师德为先......坚持德才兼备......”。

此外,人事处在外推专家、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海外提升资助选派、校外兼职管理等人事管理工作中,也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二)抓关键,以职称评审改革为动力,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1.突出教育教学实绩

将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我校的职称评聘紧密结合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重视对优秀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业绩的考量。

新岗位设置与评聘办法为了突出教学业绩考量,更加科学合理评判教学业绩贡献,对精品类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等教学业绩划分了等级,分成A/B/C级教学业绩,并在晋职和二、三级教授晋级评聘中,将之作为与科研业绩并列的选择条件。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提升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办法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含前二十名入围者)”“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杰出贡献奖”,“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先进个人”等也纳入了A/B/C级教学业绩中。

2.强化一线教学和学生工作

我校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引导和激励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明确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2019年的原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规定,“自 2019 年 1 月 1 日(含)以后新入校青年专任教师(45 周岁以下),在入校 5 年内晋职教授岗位或副教授岗位时,须有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或社团指导教师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2023年的新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进一步规定为“须有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工作经历,或支教、扶贫、参加孔子学院及国际组织援外交流等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

3.优化思政工作评审

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评审,把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2020年9月我校出台《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落实方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及选聘办法(试行)》,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口质量关,重点对其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等进行严格考察。

我校在职称评聘岗位指标分配上给予思政理论课教师适当倾斜。2019年至2023年连续五年给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设置了2个教授四级岗位指标,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在马言马”,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2023年的新岗位设置与评聘办法,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校级专家组,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应聘教学科研型教授四级、副教授七级岗位专门设置了业务条件,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和发表在中央、省部级主要媒体的理论文章等纳入正常晋职业务条件。将“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精品思政示范课程的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及参编人员”、“北京高校思政理论课特级教授及特级教师”等纳入教育教学业绩等级表。

(三)抓基础,以考核评价改革为保证,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

为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有制可依,2019年我校出台《师德考核实施办法》,2023年7月人事处将其作为新岗位考核办法的附件1的内容。

人事处坚持将师德考核摆在专任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预聘制考核的首要位置。年度考核优秀的,师德考核必须为优秀。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则年度考核不合格。聘期内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不合格,或非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不合格且未完成业务培训课时的,则聘期考核不合格。2023年7月人事处新发布了《专任教师预聘制考核办法》,作为新岗位考核办法的附件4,规定“师德考核存在不合格,则入校满三年预聘制考核不合格,且入校满六年预聘制考核不合格”。

师德考核结果被运用于教师管理全过程,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同时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例如年度考核优秀、合格的,晋升一级薪级工资,其中优秀的,我校给予一次性绩效奖励。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晋升薪级工资,不发放年终奖励性绩效,扣除一年任现职年限,下一年度岗位津贴降低一级发放。

(四)抓统领,以编制中期规划为方向,突出师德师风建设规划重要地位

人事处在拟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与法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队伍建设内容、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一流人才队伍行动方案时,始终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相关举措摆在方案的首要位置,与教师工作部保持充分沟通,服务于学校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五)抓成效,以实现目标管理为核心,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人事处明确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第一项任务,即为配合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师德师风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及时修订和完善师德师风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加强榜样教育和师德宣传,营造良好师德师风。通过将建设目标落实到岗、责任到人,每年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师德师风建设任务。

(六)抓重点,以强化实践参与为着眼,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校时指出,法学教育“要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实践间的壁垒”。2019年人事处相继出台了《中国政法大学与实务部门人员交流互聘办法》《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实务部门实践锻炼管理办法》,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到服务社会中。近三年来我校共派出教师挂职锻炼20余人次。

艰苦岁月,追忆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加强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加强了思想引领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及后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使学员们深入了解学习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通过学习培训,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理论素养和政治自觉,增进了老师们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交流,而且激发了大家循履而上,踏迹前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今后,大家将立足本职工作,发扬长征精神和大渡河勇士精神,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和兢兢业业的努力,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栾涛(实习)

关闭

师德投诉监督平台  |  📧邮箱: fadajsgzb@cupl.edu.cn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