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界·乡村振兴 | 法助乡村兴,知行共筑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根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于7月开展“教师观世界”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评选活动,并推荐优秀项目参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组织的2024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彭境《赋能法治乡村建设,助力基层人民调解》和谢君陶《法助乡村兴,知行共筑梦》项目获得佳绩。
该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要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把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田野里“消化”书本,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首都高校形成生动实践。
法助乡村兴,知行共筑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乡村振兴开始进入具有组织保证、法治保障的新局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为乡村青少年切实解决法律问题,“法助乡村兴,知行共筑梦”项目团队依托顶尖法学院校的深厚法律底蕴,整合线上线下各类法治宣传教育资源,引导优质法治教育资源下沉乡村,以“为青少年普及法律”为契机,推动民法典走进乡村,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知识宣传到户,积极带动家庭及周边群体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乡村法治宣传,促进群众“学法、信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自觉。
打造普法方案
实践前期,项目团队成员与学校老师积极沟通,对学校同学们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充分了解,制定了适合现阶段同学们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案及普法活动。
项目结合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与能力雷达图分层设计差异化普法方案,从“认识校园暴力行为”“判断身边隐藏的校园暴力”“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等三个方面进行讲授,并通过游戏、视频、互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
进行普法宣传
活动期内,实践团成员赴昌平区向上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团队成员自主创编防范校园暴力主题普法课程《“被人欺负时”》,将青少年校园生活中可能遇见的危险情况与日常用的到的法律知识通过以案普法、以案释法的形式表达出来。
发放“反对校园暴力”宣传页,将校园暴力防范知识的精华浓缩于一页小报之中,将法律条文用通俗的话语进行讲解,起到工具书的效果。
开展“《民法典》进校园”主题普法宣传,赠送《漫画<民法典>》系列读本,帮助班级建设普法读书角,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可以更多地接触到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开展思政教育
除了传授知识外,实践团队员还注重学生的思想引领与理想信念教育,受学校邀请,为学校师生带来《“未”你护航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带领孩子们面对新学期的航程主动“明方向”“添动力”“防危险”,组织主题丰富、形式多样讨论活动。团队事先制作了10款不同的“新学期梦想卡”,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卡片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结语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实践团多措并举提高服务对象法治意识、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经验与成果。同时,实践团成员在助力法治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将法治建设的成果固化、深化、转化。

在未来的工作中,团队成员将继续践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促进普法工作的精细化,努力将向上学校法治课程自主服务的经验推广到更多乡村中小学之中,推广到更多乡村建设之中,以法治助推乡村振兴团队将继续关注昌平区、首都地区法治建设的发展,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实践成果,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贡献青年力量,用青春和智慧书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让一站式法治教育服务在乡村落地生根。
编辑/曹满谦(实习)